找到相关内容278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论天台四种四谛

    略论天台四种四谛  苏荣焜  一 、前言  佛教一大组织的内容,无论原始佛教或后期佛教,皆不脱离四谛的范围。因此,四谛确为释尊一大说法的中心,亦为大小诸乘的根本教义。不仅如此,佛教大小乘的不同,基本上实来诸四谛观的不同而肇致者。职是之故,如欲确切掌握四谛之于贯通大小诸乘的脉骆,乃至体达四谛之由方便趋入胜义之妙旨,诸如天台四种四谛的内含、四谛与四教的关系,乃至四谛与观法等,在在皆须深入领解,本文...

    苏荣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20565688.html
  • 中国茶道“四谛

    中国茶道“四谛”  “和”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   “和”是儒、佛、道三教共通的哲学理念。茶道追求的“和”源 于《周易》中的“保合大和”“保合大和”的意思指实践万物皆有阴 阳两要素构成,阴阳协调,保全大和之元气以普利万物才是人间真 道。陆羽在《茶经》中对此论述的很明白。惜墨如金的陆羽不惜佣金 二百五十个字来描述它设计的风炉。指出,风炉用铁铸从“金”;放 置在地上从“土”;炉中烧的木炭从“木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50171616.html
  • 问:四谛是什么?

    四谛即苦集灭道四谛,谛谓真实不虚,如来亲证。佛成道后,至鹿野苑为五贤者始说此法,是为佛转法轮之初,故称初法轮,如《法华经·譬喻品》:“佛昔于波罗柰,初转四谛法轮。”初转法轮三说四谛,第一说:此是苦,此是集,此是灭,此是道。此是教示四谛四相。第二说:苦当知,集当断,灭当证,道当修。此是教劝修行四谛。第三说:苦者我已知,集者我已断,灭者我已证,道者我已修。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7255879687.html
  • 略述天台宗的四教及其四谛

    略述天台宗的四教及其四谛义 超定 上一期依中观的二谛,阐述缘起的生灭与不生不灭,附带提及部派佛教学者对四谛的看法,为真为俗之判,可以说各各“持之有故,言之成理”。其...。论书是部派的产物,对承先启后的发展过程,应有其重要的贡献与价值。” 依印度佛教演进的史实看,初期是声闻的四谛乘,中期是菩萨的波罗密乘,后期是如来的陀罗尼乘。(如藏传‘三...

    超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81469019.html
  • 四谛顿、渐现观之初探

    四谛顿、渐现观之初探  释开仁  大   纲  一、前 言  二、现观四谛之定义  三、“契经”之顿、渐见四谛思想  四、部派时期之顿、渐见四谛思想  (一) 渐现观四谛  (二)顿现观四谛  五、初期大乘佛法之现观思想  六、结  论  【参考书目】  【附录】  一、 前 言  四圣谛(catvari aryasatyani, cattari-ariya-saccani)或四谛─苦、集、灭、...

    释开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41468036.html
  • 四谛、十二因缘和八正道

    四谛、十二因缘和八正道 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、十二因缘和八正道。   四谛为苦谛、集谛、灭谛、道谛。“谛”是真理的意思。“苦”指人生充满痛苦,有生老病死之苦和寒热饥渴之苦,荣华富贵不能持久之苦,人世言行、生活环境变幻无常之苦;“集”指引起痛苦的原因,是由“无明”和“渴爱”所引起的贪和欲,导致生死轮回的;“灭 ”指痛苦的解脱,是要人们相信造成世俗诸苦的一切原因可以断灭,超脱生死轮回,达到无苦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1156780.html
  • 增壹阿含经简介及其四谛品语译

    增壹阿含经简介及其四谛品语译  徐学莹  甲、资料来源  婿壹阿含经,梵名同Ekottari  ka^gama,音译作伊姑达罗阿甘,巴利名Anguttara-nika^ya。是四阿含之一,谨就历代...,计其所译经典约百余万言,道化声誉颇高,东汉安世高以来,无出其右者,后不知所终。丙、四谛语译  “四谛”(注一)谓“苦、集、灭、道”。佛陀以自身的经验来告诉弟子们:“苦”,我已是彻底的了解了;“集”,...

    徐学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05566237.html
  • 三惑 四谛 五明

    见、戒禁取见等五利使,又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等五钝使,都称为见惑。见惑总有八十八使,欲界苦谛,具足利钝十使;集、灭二谛,除身见、边见、戒禁取见,各有七使;道谛,除身见、边见,有八使;四谛下合为三十二使。...招致三界外的变易生死,所以矨E为界外惑。此惑也只限于菩萨所断,也称为别惑。   在四教中,藏、通二教以见惑为理惑,以思惑为事惑,即见惑为迷于无常无我等四谛真理的惑,思惑为迷于色、声等世法事相的惑。别...

    黄忏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70739807.html
  • 四谛——开启智慧之门

      佛陀最初宣说的法是“四圣谛”,因其“真实、揭示真相”而称为“谛”,因其超越一切平凡庸俗的迷乱谬误,称其为“圣”。   一、苦圣谛:世间一切都是苦的本性的真相。   世间一切都是苦的本质,这包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03454280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天台四教仪中,何谓藏教生灭四谛?何谓通教无生四谛?何谓别教无量四谛?何谓圆教无作四谛

      如本法师答:四圣谛(巴利语ariya—sacca),藏教生灭四谛:藏教者,经律论三藏之教。生灭者,此教诠因缘生法,有生有灭。四谛者,谛即审实之义,谓声闻之人,用析空观,谛审苦集灭道之法,一一不虚,是名藏教生灭四谛。声闻之人,厌生死之苦,欣求涅槃之乐。此藏教生灭四谛,是正教声闻缘觉,旁化菩萨(梵语bodhisattva)。   通教无生四谛:通教者,通前藏教,通后别圆也。用体空观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7265012606.html